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最高检发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坚持惩防治结合 筑起防范诈骗“防火墙”

  • 2022-04-21 14:01:25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4月21日发布10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以及加强司法办案、依法打击犯罪,开展能动履职、协同推进网络治理的相关成效。检察机关希望通过发布这批案例,起到警示犯罪分子、引导社会公众、推动行业治理的积极作用。

这10件典型案例分别是:魏某双等60人诈骗案,邱某儒等31人诈骗案,张某等3人诈骗案、戴某等3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刘某峰等37人诈骗案,吴某强、吴某祥等60人诈骗案,罗某杰诈骗案,徐某等6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施某凌等18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唐某琪、方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周某平、施某青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从案件类型看,有五件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另外五件则是与之关联的网络黑产犯罪。10件典型案例较为全面反映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样态,深入揭示了此类犯罪的社会危害。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特点表现为领域广、手段新、危害深。在这批典型案例中,刘某峰等37人诈骗案的犯罪分子以组建网络游戏情侣为名引诱玩家高额充值骗取钱款,是一种新型的“游戏托”诈骗方式;魏某双等60人诈骗案的犯罪分子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搭建虚假交易平台跨境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取700余名被害人1.2亿余元;徐某等6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电信部门代理商和劳务公司内部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工作便利,非法采集务工人员身份证、人脸识别信息激活手机卡,并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物料’,犯罪分子或是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注册手机卡、银行卡,以此作为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或是利用这些信息对诈骗对象进行‘画像’实施精准诈骗。”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把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点工作,将行业“内鬼”和职业团伙作为重点从严惩治。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从每个人做起,希望大家切莫贪图眼前蝇头小利,切莫追随不良网络文化,切莫轻信“前沿概念技术”,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筑起防范诈骗的“防火墙”。

标签: 关联犯罪 电信网络

推荐阅读

当前热点-数字虚拟人洪晓薇将亮相2022世界VR产业大会

“像这样的驱动就是真人驱动,我在说什么东西,她就在跟我的形象说什么的东西,面部捕捉的,第二种驱动...

观焦点:长庆石化干部员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连日来,长庆石化公司利用中心组学习...

世界快看点丨西农-华曦《景观设计》课程联合教学启动

11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们,在校内一处0 7公顷的闲置空地上开启了为期三周的...

环球通讯!中科院科普活动在深举行 探索合成生命奥秘

10月29至31日,首届“造物:合成生命,智造未来”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合成生物学主题科普活动在深圳...

当前资讯!中超官方手游来啦!《梦想足球》11月2日开启公测

港股中国数字体育第一股疯狂体育集团,倾力打造的全新中超官方手游《梦想足球》,将于11月2日iOS版正式...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