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28日,新疆火焰山南麓的古老村落吐峪沟村,超过40度的高温酷暑,未能阻挡游客的步伐。由中山大学与新疆大学共建的新疆历史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吐峪沟工作站,正式挂牌。
“这是中山大学与新疆大学加强合作,服务新疆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挂牌仪式上表示,“中大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在云南的阿者科计划试验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中国模式,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根据教育部安排,中山大学与新疆大学于 2018 年正式确立对口合作关系,重点帮扶新疆大学旅游学院。2019 年11月,中山大学与新疆大学共建“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获自治区科技厅批准。中山大学积极从人员、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坚强保障,选派学术带头人,与新疆大学教师共同组建科研团队,聚焦新疆历史文化挖掘与再现、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疆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新疆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吐峪沟工作站即是双方合作的项目之一。
吐峪沟村地处吐鲁番市鄯善县,这里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吐峪沟村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集生土建筑之大成,至今保存完好,有“中国第一土庄”的美誉。
“吐峪沟村有67户村民,村庄规模大小与阿者科村近似,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基础,借鉴阿者科模式发展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可以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改善生计,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好传统村落建筑和文化。”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说。
2018年,中山大学在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的阿者科村发起了“阿者科计划”:不租不售,不靠外来资本介入,通过智力援助和当地政府支持,组织村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自主经营和管理,收入全村分红。学校派出在读研究生前往实地驻村工作,与村民同吃同住、了解群众真实情况,培训村民经营旅游接待的技能、培育村民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经过几年实践,“阿者科计划”成功为乡村振兴、传统村落和文化保护,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入选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入选“全球百强旅游减贫案例”。2021年,新华社将该项目作为回答中国减贫密码的案例之一向国际推荐,收录进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同年,还成为全国高考乙卷文科综合卷的题目。
“新疆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通力合作,服务新疆乡村振兴,借助乡村旅游,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期待云南阿者科计划所实践出来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在新疆落地生根。”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孟凡丽说,“新疆大学将全力支持吐峪沟工作站的发展建设,组织师生做好智力输出工作。”(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像这样的驱动就是真人驱动,我在说什么东西,她就在跟我的形象说什么的东西,面部捕捉的,第二种驱动...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连日来,长庆石化公司利用中心组学习...
11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们,在校内一处0 7公顷的闲置空地上开启了为期三周的...
10月29至31日,首届“造物:合成生命,智造未来”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合成生物学主题科普活动在深圳...
港股中国数字体育第一股疯狂体育集团,倾力打造的全新中超官方手游《梦想足球》,将于11月2日iOS版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