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焦点速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 “长安链”赋能数字身份应用

  • 2022-08-25 21:48:09 来源: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

中国日报8月25日电(记者赵磊)支持1亿以上的账户规模,3万个以上的区块链节点,我国自主创新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正在助力建设我们国家的权威可信数字身份链。关系你我的日常出行、电子支付、公共服务等等,将更加便捷,隐私信息也将获得更好的保护。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基于法定证件的数字身份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正式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长安链”作为区块链底层平台,将支持建设高性能分布式数字身份架构,为我国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该项目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牵头,集合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开展技术攻关。随着国家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身份证电子化需求日益迫切,但如何保护居民身份隐私信息,保证身份信息不泄露,不篡改冒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项目拟研究运用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扩展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可信数字身份应用模式,赋能数字身份生态建设。

“长安链”主任研究员唐琳说,区块链可以满足数字身份中心化签发、分布式认证的需求。作为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在此基础上,还具备全自主、高性能、强隐私、广协作的优势,上链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支持高性能隐私计算,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

该研发计划将基于包括身份证在内的权威法定身份证件,依托“长安链”底层平台,设计实现“1条身份链+N条业务链”的多链架构服务模式,实现海量数字身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1亿以上的账户规模,3万个以上的节点,为我国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唐琳说,该研发计划还将在物联网设备、公共服务、电子支付等典型场景率先试点应用。比如在物联网层面,支持居民利用可验证数字身份凭证代替原有的入园卡、门禁卡等通行证,方便出入,也提升了社区的安全性;公共服务方面,市民使用自己的数字身份凭证代替原有的各种证明,可以实现数十个项目的政务服务“一证通办”;电子支付方面,支持市民利用分布式数字身份关联多个银行账户,实现“一次认证,多方办理”,无需每次都带身份证、银行卡。

标签: 国家重点

推荐阅读

当前热点-数字虚拟人洪晓薇将亮相2022世界VR产业大会

“像这样的驱动就是真人驱动,我在说什么东西,她就在跟我的形象说什么的东西,面部捕捉的,第二种驱动...

观焦点:长庆石化干部员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连日来,长庆石化公司利用中心组学习...

世界快看点丨西农-华曦《景观设计》课程联合教学启动

11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们,在校内一处0 7公顷的闲置空地上开启了为期三周的...

环球通讯!中科院科普活动在深举行 探索合成生命奥秘

10月29至31日,首届“造物:合成生命,智造未来”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合成生物学主题科普活动在深圳...

当前资讯!中超官方手游来啦!《梦想足球》11月2日开启公测

港股中国数字体育第一股疯狂体育集团,倾力打造的全新中超官方手游《梦想足球》,将于11月2日iOS版正式...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