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救助资金发放、老年人高龄津贴、人居环境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条条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推向作为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的办事处和社区。加强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是许昌市魏都区街道纪检监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为答好这道必答题,魏都区纪委监委全力打造了四个试点办事处,积极探索城市街道纪工委基层基础“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新路径。通过试点先行,强力推进,坚持两手发力,创新工作机制,着力释放基层监督新动能,促进了街道纪检监察机构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两手发力,强化执纪保障。魏都区纪委监委制定印发《魏都区街道纪检监察基层基础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坚持软硬件建设两手发力,实现了“七有七规范”。在硬件建设上,魏都区委区政府对街道纪工委硬件建设、干部队伍配备、经费装备保障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四个先行试点街道纪工委达到“七有”,有规范化办公场所、有统一化标牌标识、有配套办公办案设备、有三专两兼职工作人员、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宣传教育阵地、有每年4—10万元办公办案经费和车辆保障。试点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合理设置独立空间的8间功能室,配备了电脑、车辆等办公办案装备,具备了日常工作、信访接待、谈心谈话、走读式谈话、监控指挥的效能。
在软件建设上,注重了“七规范”,规范职责权限、规范制度流程、规范监督载体、规范监督形式、规范协作机制、规范干部管理、规范考核考评。针对各功能室职责任务,围绕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举举报受理处置、基层阳光公开、以案促改等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出台了《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规则》等9项协作区工作管理规则文件,形成了科学系统、规范有序、运作顺畅的制度体系。
完善机制,推进耦合监督。为破解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力量分散、人情干扰等短板难题,区纪委监委建立协作区监督机制,把全区13个街道划分为四个协作区,由四个监督检查室分包联系,并推行“1+4+13+N”工作机制,即1个专班统筹,4个监督检查室(协作区办公室)牵头,13个街道纪工委推进,N种监督方式和监督力量协同,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整合力量,攥指成拳,同向发力,耦合监督,促进“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监督联动”四效共振,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今年以来,采取集中会商、点题交办、交叉检查、协同办案等方式,各街道处置问题线索31件,立案23件2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同比增长230%。为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区纪委监委进行社保基金专项整治,四个协作区纪检干部和社区监委会成员全程参与,对相关责任人组织处理9人,党政纪处分5人,追回社保资金141.6万元。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在协同作战中实现了能力跃升。
智慧赋能,提质阳光运行。将民生大数据监管平台与清风魏都公众号连接,打造信息公开共享共治平台。群众拿起电话点击一键举报,就能对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进行举报投诉;通过“随手拍”板块,可随手拍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服务群众不作为、乱作为等“四风”行为,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为13个街道及26个社区配备平台访问一体机,实现线上、线下全面公开。每个街道纪工委开通云信访视频,“在线”远程信访、“在线”会商案件,抓早抓小。今年以来发放纪检信访举报宣传册3000余份,化解处理信访问题78件次,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守正创新,开创崭新局面。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是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前沿力量,魏都区纪委采取全员培训、上挂下派、跟班轮岗等形式,切实让70名街道纪检干部在一线补短板、强素质、长本领。通过实行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成立督导组,督导观摩,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工作互评,找差距,促进度,让监督在一线发力,提升最后一公里的监督成效。
下一步,魏都区纪委监委会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全面铺开推广,于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全区13个街道建设任务,推动魏都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取得更大的监督治理成效。
“像这样的驱动就是真人驱动,我在说什么东西,她就在跟我的形象说什么的东西,面部捕捉的,第二种驱动...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连日来,长庆石化公司利用中心组学习...
11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们,在校内一处0 7公顷的闲置空地上开启了为期三周的...
10月29至31日,首届“造物:合成生命,智造未来”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合成生物学主题科普活动在深圳...
港股中国数字体育第一股疯狂体育集团,倾力打造的全新中超官方手游《梦想足球》,将于11月2日iOS版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