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记者从湖南省公安厅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在专项行动中,全省公安机关共侦破案件22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31名,打掉犯罪团伙34个。
今年4月,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在全国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来,湖南省公安厅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对外公布线索举报电话和邮箱,实行24 小时值班值守,广泛发动群众举报犯罪线索。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派出所滚动摸排等方式,深入摸排涉养老诈骗线索,共收到各类举报线索2665条,已办结2258条。
(资料图片)
此外,湖南公安全面梳理近5年积案,实行“一案一台账”,逐一清查案件线索和在逃人员,全省共侦办积案146起,已破获积案117起,缉捕逃犯48名。与检察、法院、住建、银保监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全面查清涉案资金流向,做到一查到底、应扣尽扣、应冻尽冻,及时返还权属明确的合法财产,为人民群众追赃挽损6.67亿元。开展全省反诈集中宣传月、“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骗局揭露,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
省专项办打击组副组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敖平洋介绍,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充分发挥侦破打击主力军作用,以最大力度、最硬措施、最佳效果,全力捂紧老年人的“钱袋子”,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2年以来,湖南某实业发展集团王某梅、贾某祥、齐某明等人通过在多地设立10多个分公司,宣传所办养老机构得到政府支持,隐瞒公司仅具备提供小规模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夸大公司资产规模,宣称有养老需求的人与公司签订《预定养老服务合同》并支付一定数额资金以后,可以预订床位,获取公司提供的养老服务,按照金额获取每年7%至14%的“福利补贴”以及2%至3%的“植树补贴”、代金券等,约定届满以后还可以收回本金。
一些中老年人信以为真,与公司签订《预定养老服务合同》并支付资金。该公司通过上述以办理养老卡、预收养老款名义承诺返利的方式,骗取众多老年人的钱财。目前,该案已判决61人,主犯王某梅、贾某祥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警方提示:老年群体当遇到有人推销养老服务,并宣称有“高额回报”“优先享受服务”,要求提前预付费用时,应提高警惕。凡宣称有“高利息”“高收益”“高补贴”时,均有可能涉嫌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
2020年以来,湖南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信线下”“介贷网”“掌中宝”“有限合伙”等平台,通过媒体发布、发传单、推介会等途径,面向社会公开宣传,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在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向社会不特定对象非法集资。
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并实际控制资金,仅将很小部分资金投入项目经营,在明知公司严重亏损、不具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采取注册空壳公司、虚构投资项目或隐瞒真实情况等手段,以投资丹珠河、怒江华润、乔口渔都等项目为由,继续大肆非法集资,骗取集资参与人资金,并将集资款用于个人挥霍。该案现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
警方提示:不要被所谓的“高收益、低风险”的噱头所蒙蔽,任何投资理财都具有风险,当听到各类投资养老项目时,更应该擦亮眼睛,捂住口袋,在投资前要多询问亲友、子女、正规机构或相关部门,充分了解该项目收益风险,是否立项、具有合法资质,避免上当受骗。
该案主犯之一刘某贤及其家族团伙,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长期流窜于省内外从事教唆、帮助养老服务市场主体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从中收取佣金或提成,先后在长沙、衡阳、永州、湘潭以及江西等地从事养老领域非法集资营销活动。
公司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口口相传、举办宣讲培训班及组织客户(主要是中老年人)到纳诺公寓参观、免费吃饭和试住等多种手段宣传,并以投资返利(年利息8%-10%不等)、投资入住享折扣、发放现金红包等为诱饵引诱群众签订《购买爱心养老服务协议》,参与非法集资,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目前,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41人,法院一审判决4批次共72人,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鲁某辉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刘某贤等其余主犯一审被判处15年以下等有期徒刑。
警方提示:养老机构不是银行,不得开展任何金融业务!遇到类似投资返利返息的宣传必是陷阱,务必警醒,自觉抵制。
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潘某谎称可以帮人代缴养老保险金为由蒙骗他人,吸引他人交纳养老保险金,并制作假收据、社保卡、转账记录来欺骗受害群众拖延报警时间。本案已带破案件63起,犯罪嫌疑人潘某现已移送起诉至娄底市人民检察院审查。
警方提示:办理养老保险应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保局递交申请材料,凡是自称“有关系”“有门路”,需要特别警惕,不要将钱财转至个人银行账户,更不能将银行卡、身份证件交给陌生人。如遇不懂,可咨询12333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
2019年5月,犯罪嫌疑人曾某(男)、彭某(女)合谋,通过电话直销的方式向糖尿病老人销售保健品。二人利用多年从事保健品电话推销的经验,在没有办理任何食品、药品经销资质的情况下,明知销售的“某活胰宝”“某口服胰岛素Ⅱ代”保健品可能非法添加二甲双胍等降糖类西药成分,仍然利用掌握的老年客户数据,虚构长沙市“糖尿病康复指导中心”“中老年慢性病疾控中心”机构,冒充专家老师,以10倍以上获利价格通过电话推销,向国内20余省市170余名60-90龄区间糖尿病老人销售保健品。目前,该案共2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刑拘,追缴违法所得10万元。
警方提示:老年群体关注自身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建立科学养生的理念,凡是遇到号称产品拥有“高科技”“新技术”,含有“彻底根治”“药到病除”“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要提高警惕,这类产品有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切勿高价购买各类养生产品、保健品、药品。
华声在线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潘显璇通讯员袁妤萱)今天,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八部门共同...
华声在线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奉永成向莉君)今天,“中国·十八洞”中英文网站(http: www 18dong...
11月2日,湖南南县,科研人员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长85厘米,重约4kg↓科研人员对其...
黄码6到8小时转绿,这样做按要求做完核酸,两种途径申诉;省外红码申诉,符合要求24小时内处理完记者夏盛...
5G电动重卡“大块头有大智慧”(计算万物湘约未来·2022世界计算大会特别报道)湘江智能、三一重工合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