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一切顺利的话,两个月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将在我省南山国家公园野化放归。
7月22日,省林业局发布消息称,《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朱鹮野化放归实施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专家们建议尽快推动朱鹮“回归”它们曾经栖居的地方。
(资料图)
而这一“回归”也将刷新朱鹮生活纬度“新低”。
“红鹤类鹅而喙长,色线浅白……”成书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的《常德府志.物产》记载着。
不止常德,安化、新化、桃源、汉寿、常德、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各县的地方志中,也记载过“红鹤”。
“红鹤,就是朱鹮。”省林业局专业人士解释,这是朱鹮在湖南民间的俗称。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在浅水湿地觅食,于高大乔木上筑巢栖息。明清以后湖南人口出现大量增长,刀斧入山林导致朱鹮丧失筑巢点、失去觅食地。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开创者何业恒研究发现,1727年以前,洞庭湖西南、沅江下游和中游、资水下游地区都有朱鹮分布;1727年以后,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朱鹮)最后在汉寿一带绝迹。
朱鹮的“悲歌”在东亚各地重复上演,到了20世纪中后期,日本列岛、朝鲜半岛、西伯利亚东南部的野生朱鹮陆续宣告绝迹,我国也一度认为朱鹮已灭绝。
生命的坚韧有时超乎想象,1981年,陕西汉中洋县竟然重新出现朱鹮身影。我国很快启动了保护拯救工作,开展人工饲养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
到2021年底,陕西省朱鹮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经发展到6000多只;河南和浙江等地,也通过引进朱鹮种源、开展野化放归,重建了放归种群。
“总体看来,朱鹮的野外种群数量依然有限,且过度集中。”省林业局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两点都不利于濒危物种的延续发展。
南山国家公园位于雪峰山与南岭西段越城岭的交汇处,是中亚热带森林草地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典型代表,包括黄桑、新宁舜皇山、东安舜皇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崀山风景名胜区部分区域,总面积达131539.92公顷,是多种古老生物的避难所。
“在南山国家公园再建朱鹮野外种群,不仅是让朱鹮‘回归故土’,还能进一步拓展这个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为物种延续加一道保险。”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明旭表示,南山国家公园的纬度,比现有的野外朱鹮种群分布地都要低。这里的野化放归工作若能成功,也能给相似地理气候环境的其他地区提供朱鹮保护经验。
根据《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朱鹮野化放归实施方案》,我省将从陕西洋县引进几十只朱鹮,分别在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片区和黄桑片区进行野化放归。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陆军明确表示,南山国家公园这两个放归点,是他所到己有朱鹮种群或计划放归朱鹮的地点中,自然条件最好的。
“这两处地点生态环境良好,有山林、农田、河滩,方便朱鹮栖居觅食。”王明旭介绍,对于两处放归地的居民,当地林业部门已经开展多次宣传教育,树立了较强烈的朱鹮保护意识。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野化放归前,将全面摸清朱鹮潜在的适宜觅食地、夜宿地和繁殖地状况,再通过耕作方式调整和栖息地修复改善栖息地环境,使其适宜朱鹮的生存和繁衍。
实施野化放归后,林业部门还将加大监测、管理和保护宣传,在重要栖息地设置远程监控系统,结合野外巡护等手段,保持对朱鹮的持续监测,实时掌握其生存状况,以便采取必要的人工管护措施。
华声在线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潘显璇通讯员袁妤萱)今天,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八部门共同...
华声在线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奉永成向莉君)今天,“中国·十八洞”中英文网站(http: www 18dong...
11月2日,湖南南县,科研人员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长85厘米,重约4kg↓科研人员对其...
黄码6到8小时转绿,这样做按要求做完核酸,两种途径申诉;省外红码申诉,符合要求24小时内处理完记者夏盛...
5G电动重卡“大块头有大智慧”(计算万物湘约未来·2022世界计算大会特别报道)湘江智能、三一重工合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