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焦点热讯:重点人群“关口前移” 我市多举措织密基层保健康防线

  • 2023-01-11 21:08:58 来源: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着力“防重症、保健康”,筑牢织密基层保健康防线 。

1月8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卫健委获悉,目前,我市加强基层人力组织调度,强化街道乡镇政府责任,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通过包片(村)、包户、包人等方式,明确网格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联系服务包保团队,强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科副科长张立介绍,我市已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健康风险等级,评估“绿色”(低风险一般人群)、“黄色”(中风险次重点人群),“红色”(高风险重点人群),分级建立重点人员台账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进行健康管理。

“乙类乙管”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充分发挥专业服务作用?

“目前,全市8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乡镇卫生院中均设置开放了发热门诊(诊室),配置指夹式脉搏血氧仪5363个,设置氧疗服务区提供氧疗服务。”张立介绍,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网格化联系,各医联体、医共体上级医院派出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驻点出诊指导,统筹市、区(县)二级以上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上级转诊单位,建立快速转诊通道,健全转诊机制,并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至少一辆转运车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运。

同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国家推荐药品清单,按照相关要求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全市设立115个临时医疗服务点,乌鲁木齐县、达坂城区、米东区、高新区等涉农区(县)组建医疗小分队75个,配备医护人员209人,开展巡回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可以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打通群众医疗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乙类乙管后,我市“家庭医生”将发挥哪些作用?

张立介绍,目前,我市已将社区专干(包户)、区(县)级药师团队编入家庭医生团队,加入社区居民群,向居民公布联系电话,实现签约服务网格化全覆盖,全市建立家庭医生团队1017个,包含2989名医护公卫人员,308名药师,813名社区专干(包户),随时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预约诊疗等服务。

同时,发挥家庭医生联系群众和主动服务作用,利用云服务、电话、微信、视频等非接触方式或上门随访等面对面服务方式,做实红黄绿色标识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做到“六个落实到位”:以街道乡镇为单位明确各社区网格包保团队落实到位;完成三类重点人群调查分类并建立台账落实到位;把机构和家庭医生24小时联系咨询电话告知到重点人群或家庭落实到位;通过多种方式对黄色、红色标识重点人群每周联系分别不少于2次和3次落实到位;动态掌握红色标识重点人群基础疾病情况和健康状况落实到位;对重点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或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时及时指导处置落实到位,对红色标识感染人员立即指导就诊转诊,对黄色标识感染人员加强对症用药指导,每天进行健康监测,症状持续加重或经评估不适宜居家的及时就诊或协助转诊。(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毛卫华 李晓青)

标签:

推荐阅读

焦点热讯:重点人群“关口前移” 我市多举措织密基层保健康防线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进一步加强基层医...

天天热头条丨兵团一师阿拉尔市棉花公检质量指标参数较同期大幅提升

记者从中国棉花公证检验阿拉尔实验室获悉,按照兵团统一部署,2022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

世界快报:安庆职院用‘四心’打造和谐稳定校园

2022年新生报到5277人,报到率91 58%,毕业生就业率96 74%,本地就业率42 51% 职业院校怎...

【世界独家】“冬日暖阳”洒满新片区 多方携手共助青少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1月11日,在临港新片区青年中心举办了“冬日暖阳---帮扶新城困难青少年...

【世界说】美媒:脆弱水系统正成为美国日益严重的全国性问题 造成有色人种及低收入社区信任差距

【世界说】美媒:脆弱水系统正成为美国日益严重的全国性问题造成有色人种及低收入社区信任差距中国日报...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