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元宵节迎花灯,是全国著名侨乡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一年中最重大的民俗活动之一。这几天,在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的庆余楼,老老少少齐聚这里,开始为元宵节的鼓子灯忙活着。
1月30日,走进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的庆余楼,这里热闹非凡,当地村民正加紧赶制元宵节的鼓子灯。因迎灯在客家话中与迎‘丁’谐音,含人丁兴旺的意思,所以中川人对制作鼓子灯情有独钟。
“我们每年的正月初三、初四开始制作鼓子灯,因为鼓子灯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它有20多道工序,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一道工序。”下洋镇中川村村民熊林燕说,为了能够让这种老手艺传承下去,我们这几年都有年轻人、小孩参与制作,希望能够让这种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做花灯特别有意思,我们一边做花灯,一边听大人讲闹花灯的故事。一想到过几天,大家可以看到我做的花灯,我就特别开心。”下洋镇中川村村民戴嘉铭说。
在当地,元宵节手工制作鼓子灯的习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在清代从苏杭一带学会,经本地巧手匠心改造而成。花灯除鼓子灯外,还包括莲花灯、花篮灯、走马灯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花灯的主题也在不断的更新,手工花灯逐渐被价格实惠、做工规整的电子花灯所代替。然而,每至年关,制作传统花灯的执念,早已融入到中川人的血液当中,不曾中断,花灯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却薪火相传、绚烂依旧。
“我们这里的元宵传统就是做鼓子灯,鼓子灯分为白灯跟红灯,意义都是添‘丁’的意思,尤其是红灯,红灯代表的是如果哪个家里有男孩子想娶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家里人就会给他定一个红灯,红灯代表就是添丁发财。”下洋镇中川村村民胡夏天说。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黄秋萍 陈景彬)
标签:
元宵节迎花灯,是全国著名侨乡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一年中最重大的民俗活动之一。这几天,在永定区...
接续鏖战步履铿锵,紧锣密鼓复工复产。近日,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建铁投华南公司承建的天巴...
中国日报网2月1日电据《今日美国报》网站1月28日报道,美国1月份发生了创纪录的枪支暴力案件,其中两起...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成武县通过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更加注重...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毕节市织金县交界处的群山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