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世界说】枪击事件一场接一场!美媒痛批:美国民众深受枪支暴力毒害,控枪却久无进展

  • 2023-02-28 16:57:39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2月28日电 美国“地缘政治”网站(The Geopolitics)26日刊发了题为《美国受枪支暴力困扰》(The United States is Plagued by Gun Violence)文章称,一场接一场的枪击事件正困扰着美国,不论是学校、医院、购物中心还是少数裔社区,都无法逃脱枪支暴力。

文章表示,枪支暴力之所以在美国尤为普遍,是因为这里的人很容易获得枪支,并且政府对枪支暴力的监管或法律执行极为不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悉,美国民间持有3.9亿支枪。法新社(AFP)的一项分析表示,这就是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研究显示,枪击是近年来导致美国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交通事故。并且,由于缺乏对枪支的管控,使用枪支的美国人越来越多,但无论是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都没有对枪支法律做出重大改变。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20年有4300名美国儿童死于枪击,这些儿童的年龄在1岁到19岁之间,比2019年猛增了33.4%。CDC还表示,全美有高达29.5%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在使用枪支。

文章称,在美国,合法持有枪支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但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正因如此才会发生包括谋杀、过失杀人、自杀等涉枪死亡。他们表示,导致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枪支的获得太容易。各个时期都有枪支管制的要求提出来,但因为枪支制造商的缘故,这些要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反对枪支的人高呼“够了”。

文章表示,枪支暴力让世界各地普通人生活受到影响的悲剧。枪支的存在总是令人们感到恐惧,武器能够对个人及整个社区产生严重和长期的心里影响。当人们害怕枪支的时候,人们受教育或者接受医疗保健的权利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因为他们不敢去学校或者医院。

文章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在持续不断的枪支暴力面前仍然没有对枪支的拥有和使用实施充分的管制,就很有可能违反国际人权法规定的义务。在美国,枪支暴力俨然已经演变为一场人权危机。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的报告,由于个人和家庭获得枪支的途径既广泛又简单,再加上监管的松懈,美国每年有超过39000名男性、女性和儿童死于枪口。在美国,平均每天都有逾360人遭枪击死亡或受伤。2017年的数据显示,美国约有39773人死于枪伤,相当于每天有109人死亡,这一数字明显高于其他工业化国家。

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否合法,枪支的获得都是发生枪支暴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文章称,美国所有的州都允许公民公开或隐藏携带枪支,且多数州都允许公开携带。然而,全美各地关于在公共场合携带枪支的法律法规并不统一,有些州甚至根本没有相关法律。

很显然,美国政府把枪支所有权置于美国民众的基本人权之上。尽管流通枪支总数庞大,丧命于枪下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令人惊讶的是,美国联邦政府缺乏可以挽救数千人生命法规。

此外,枪支暴力对非洲裔美国人的影响尤为突出。文章称,在美国非裔群体中,年轻黑人男性受影响更大。尽管非洲裔只占全美人口总数的13%,但遭枪支杀害的比例却高达58.5%。他们死于涉枪谋杀的可能性是美国白人男性及男孩的10倍。

文章指出,未能得到解决的系统性种族歧视、枪支滥用以及未能获得资金支持的预防枪支暴力项目,都加剧了这一危机。

(编译:高琳琳 编辑:妮思娜)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说】枪击事件一场接一场!美媒痛批:美国民众深受枪支暴力毒害,控枪却久无进展

中国日报网2月28日电美国“地缘政治”网站(TheGeopolitics)26日刊发了题为《美国受枪支暴力困扰》(TheUnitedStatesis

热点评!文艺助力乡村振兴 首届晋剧票友大赛太原启动

2月26日,博鳌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首届晋剧票友大赛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山西是中国戏剧最早的发源地...

环球热文:中国平安集团坚持“金融+科技”布局,领跑金融行业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

全球观焦点:电阻抗断层扫描图像重建新方法

近日,中科院微尺度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研究员团队开发出无需训练的深度电阻抗层析成像重建新方法,...

华春莹向海外推介张家界风景

中国日报2月28日长沙讯2月26日,外交部部长助理、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个人账...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