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当前速讯: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完善产业链形成 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

  • 2023-03-09 15:07:08 来源: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

“塑料‘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塑料污染治理既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兼顾环保性和使用需求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能够在特定环境下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治理塑料污染的理想替代产品。

郑月明代表介绍,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因素驱动下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国,占世界产能的60%左右,其中购物袋、食品包装、餐具、农膜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70%。

但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行业共性的问题:市场使用积极性不高、回收处理政策和设施不完善、循环利用水平不高、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鱼龙混杂等。

为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良性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郑月明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结合垃圾分类加强科普宣传,强化“限塑令”政策实施和监管力度,引导居民更多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优先在政府部门、酒店、场馆、车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标志制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细化分类、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如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专项补贴等方式推广使用可在土壤环境中全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避免回收难题;在餐饮外卖、厨余垃圾收集等领域,推广使用可与厨余垃圾共混堆肥的一次性餐具、垃圾袋等,降低分拣成本。

在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终端分类体系和回收处理基础设施方面,郑月明代表认为,可在垃圾分类中增设生物可降解塑料类别,设立独立垃圾桶,完善标识和收运体系,在快递站等重点区域增加回收设施。

郑月明代表建议,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生物可降解塑料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制定政策支持和推动环卫部门、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生产和回收处理企业,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使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产业链。

郑月明代表表示,进一步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可降解标识管理,加大对“伪降解”产品的惩治力度,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标签:

推荐阅读

当前速讯: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完善产业链形成 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

“塑料‘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塑料污染治理既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关乎生态文明...

观焦点:国色天莲·康养度假小镇开展丰富多彩的“三八” 妇女节庆祝活动

中国日报长春3月9日讯(刘明太)昨日,长春市国色天莲·康养度假小镇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庆...

全球头条:全国政协委员于干千:推动RCEP下加快我国西南边疆开放型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从RCEP的视角来看,我国边疆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主要面临三大问题:国际贸易农产品过于单一、出...

今头条!首届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峰会暨跨境电商贸易论坛在南宁市举行

3月9日,第一届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峰会暨跨境电商贸易论坛在广西南宁荔园山庄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

世界热门:【世界说】研究发现,在美国遭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

中国日报网3月9日电据美国新闻网站康涅狄格大众(TheConnecticutPublic)报道,美国一项针对超过4 8万...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